第135章 山雨欲来(上)(1 / 2)

李明不知何时已穿过人群,来到近前。他先是对着张铁柱沉声道:“铁柱兄,还不快向摊主赔礼道歉!”

张铁柱如梦初醒,看着李明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眼神,巨大的愧疚感涌上心头,他对着摊主就是一个九十度的深鞠躬,差点把脑袋磕到地上:“大哥!对不住!是俺莽撞!是俺的错!俺…俺赔!俺砸锅卖铁也赔!”

李明转向那位气得脸色发白的摊主,拱手一揖,姿态诚恳:“这位大哥,实在抱歉。在下李明,这书童张铁柱,乃是在下家人。他性子鲁直,初至京城地界,被这繁华迷了眼,不慎冲撞了大哥的营生,闯下此祸,皆因在下管教不严所致。大哥的损失,在下愿一力承担,加倍赔偿。”

他语气温和有礼,态度诚恳谦逊,没有半分推诿,更没有仗势欺人的意思。那摊主见他衣着气度不凡,言语又如此通情达理,心中的怒火顿时消了大半,只是看着满地狼藉,依旧心疼得直抽抽:“公子…您…您是个讲理的…可…可这些东西…”

李明目光扫过地上破碎的泥人面人,心中估算了一下,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绣花钱袋,倒出里面所有的散碎银子和铜钱,约莫有三四两之多。他将这些钱双手捧到摊主面前:

“大哥,这些银钱,权作赔偿之物损毁和摊位收拾之费。若是不够,您尽管开口,在下绝不推诿。”他顿了顿,又温言道,“另有一言,还请大哥斟酌。京城居,大不易。此等精巧手艺,实乃匠心独运,若只在路边设摊,日晒雨淋,且易生今日之祸。小弟观大哥手艺非凡,何不寻一固定铺面,或与城中大些的商铺合作寄售?既可安身立命,亦可使明珠不蒙尘。”

这番话,既爽快赔偿,又设身处地为其长远打算,入情入理。摊主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银钱,又听着李明真诚的建议,眼眶一热,怒气全消,只剩下感激:“够了!够了!公子仁义!小…小的姓赵,这点小本生意,哪值得公子如此破费和提点…公子真是…真是菩萨心肠!”他连连作揖。

李明扶住他:“赵大哥言重了。铁柱兄,还不快帮赵大哥收拾摊子?”

张铁柱如蒙大赦,连忙应声,笨手笨脚却十二分卖力地开始帮忙拾掇残局。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见此情景,议论的风向也瞬间变了:

“瞧瞧!这才是读书人的气度!”

“赔钱爽快,说话在理,还给人指路!仁义!”

“这公子年纪轻轻,处事真老道!比那些鼻孔朝天的强多了!”

一场风波,在李明温和的言语和加倍的赔偿下,不仅顺利化解,还赢得了一片赞誉。忠叔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欣慰。少爷这待人接物、化解纷争的本事,越发纯熟了。

张铁柱收拾完,捧着几串完好无损的糖葫芦,垂头丧气地跟在李明身后,像只斗败的公鸡。他把最大最红的那串糖葫芦递到李明面前,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明哥儿…俺…俺错了…这…这个给你吃…”

李明看着他这副可怜巴巴又无比真诚的样子,忍俊不禁,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口中化开。他拍拍张铁柱厚实的肩膀,促狭地笑道:“铁柱兄,这京城点心的‘味道’,尝得如何?够不够‘劲道’?”

张铁柱的脸瞬间又红成了酱紫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就在这时,一个驿卒打扮的人挤过人群,来到李明面前,恭敬地递上一封没有落款的素白信函:“敢问可是青浦县李案首?方才有人将此信交予驿站,言明务必转交李案首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