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朝会上的储位之议(2 / 2)

张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苏相出列道:“娘娘,本来陛下身体抱恙,万寿节之前不宜说定储之事,但此事不宜悬而不决,储君乃国本,早定储君早安社稷,今日不妨议一议论。”

皇后听完眼中泛光,目光扫过齐王,只见齐王低头不语,不免心中有些恼火:“苏相有何见解,不妨建言。”

苏相开口道:“陛下属意齐王为太子,在朝中多次公开言明,而这三年齐王留京辅政,未有遗漏,多有成效,齐王贤明,多负众望,因此当遵从陛下心意,立齐王为储君。”

皇后听完暗喜,但是知道恐怕晋王、信国公他们有异议,故而转问信国公:“信国公,有何见解?”

独孤文钦道:“娘娘,立储之事乃陛下家事,我等本不该置喙,不过陛下如今人事不省,无法钦定,陛下属意齐王不假,朝臣皆可证明,但是陛下在木兰围场给晋王传下了立晋王为太子的圣旨也是真,如此有两位储君人选,皇后该如何处理?”

皇后一听顿时惊住,因为陛下留下立太子的诏书一事,连皇后也不知情。

皇后:“苏相,陛下传有诏书之事可真?”

苏相点头:“娘娘,确有此事。目前诏书就在晋王手中。”

苏相如此一说,朝中一片哗然,如此太子之位就变得晦暗不明了,晋王手握诏书,且掌控八军,控制朝廷局势,如果他有意即位,恐没有阻碍,于是一些打着从龙之功的人都一一出列:“臣以为晋王握有立储诏书,当以晋王为太子。”

“臣等复议。”

一时间朝中支持晋王者,十有七八,皇后脸色愈发难看起来。

福王在此时出列道:“母后,儿臣复议!”

皇后脸色大变,自知福王之心已经彻底到向了晋王。

燕王心中暗喜,如今抬三哥越高,若日后三哥为谋害太子、君父之逆臣贼子,又当如何呢?

燕王也出列到:“母后,儿臣复议!”

齐王脸色凄苦,自己本就不愿意为太子,如今众人都支持三弟,且三弟握有诏书,不妨顺水推舟卸下这千金重担吧,于是齐王也出列,皇后见齐王出列吓的惊呼道:“律儿,你出来干什么?”

齐王奏道:“母后,儿臣能力不及三弟,且三弟为父皇明旨所立之人,儿臣……”

就在齐王打算继续说下去的时候,被一个声音打断。

“三哥,莫要辜负父皇心意!”

晋王出列,亲手从怀中拿出立太子的圣旨,放置与地面之上,对皇后行礼,之后又转身对群臣说道:“诸位请听我一言。”

信国公为首答:“请晋王殿下说,吾等听着。”

晋王转身对皇后说道:“母后,二哥乃父皇诸子之长,且历来无过错,父皇虽未下传位诏书,历来却一直属意二哥为储君,这是父皇的心意,父皇传儿臣传位诏书,乃当时木兰围场形势危机,故而传下,儿臣知道父皇离京之时,曾经也给二哥留过一道传位诏书,二哥,不知我说的可对?”

齐王点头:“母后,三弟,父皇离京之前确实留有诏书,言若父皇若滞留超过三日不归或者木兰围场有变,我可即位,不过今日父皇已归,且我之诏书在先,三弟诏书在后,按理该以三弟传位诏书为准。”

皇后:“律儿,既然你父皇对你先有传位诏书,应当还是以你为储君才是?”

独孤文钦道:“皇后娘娘,陛下最后清醒时候已然改了主意,这一点在给晋王殿下的传位诏书上有说明,言齐王性格懦弱,不足以稳定局势、震慑朝野,故而改立晋王,皇后如此说可是要违背陛下的圣意?”

皇后:“陛下当时神志是否清楚还在两可,如此不能算陛下心意。”

苏相出列道:“娘娘,陛下亲自立召,亲笔手书,微臣当时在场,可以证明陛下当时神志清楚,确实有意传位于晋王。”

齐王不忍争执,当朝跪下:“母后,儿臣自愿放弃太子之位,让与三弟。”

晋王急忙上前拉起齐王,然后自己躬身道:“母后,儿臣有一解决之法,可以化解当前形势,不知母后可愿听儿臣一言?”

皇后:“宏儿,你且说来。”

晋王道:“儿臣支持二哥为储君,不过若二哥登基之后需要遵从父皇传位诏书本意,立我为皇太弟,如此皆可遵从父皇本意,也免了争执,不知母后以为如何?”

晋王说完,独孤文钦出列道:“如此安排皆可符合陛下圣意,臣以为妥当。”

安国公慕容聘:“臣复议。”

苏相也出列道:“臣赞同如此安排。”

很快群臣中七七八八的都表达的赞同的意思。

皇后看着群臣,心中一阵悲凉,如此安排齐王未来与傀儡何异,但是没有人支持自己,恐怕自己反对最后结果也难以改变了。

皇后只得求组于齐王:“律儿,你对如此安排可有异议?”

不料齐王起身回答:“若群臣无异议,儿臣也无异议。”

皇后只得宣布:“尚书省拟旨吧,暂不颁发,待日后,再行昭告天下。”

“诺。”

皇后不等张禄说,自行宣布:“散朝吧。”说完起身往后殿而去。

张禄大声道:“众臣退朝。”

“恭送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