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陛下,二殿下离京了。”</p>
御书房,皇帝嗯了一声:</p>
“他当真是一天也多等不了啊。”</p>
“二殿下心系百姓,深念边疆安危,实乃蜀地之福。”</p>
李莲恩恭敬道。</p>
皇帝微微颔首,老二别的不说,责任和担当丝毫不缺。</p>
“传陆瑜来见朕。”</p>
“是。”</p>
李莲恩退下,去翰林苑了。</p>
李泽岳大婚后,陆瑜又回归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回到了翰林院,接着修承和大典。</p>
“陆修撰,陛下诏您去御书房。”</p>
李莲恩的声音突兀地在签押房外响起,屋内人很多,但只有陆瑜抬起了头。</p>
显然,其他同僚们都习惯了陆瑜的圣眷。</p>
陆瑜放下手中古籍,拍了拍袍子,神情自然地向外走去。</p>
“陆修撰,您请。”</p>
“公公客气。”</p>
陆瑜一袭官袍,风度翩翩。</p>
李莲恩是知道陛下对陆瑜的安排的,</p>
这可是二十岁的从四品啊,锦官城知府,蜀地总府。</p>
陛下青眼相加,东宫的常客,蜀王的左膀右臂。</p>
寒门出身,状元及第,有中枢履职的经历,再从地方官做起,积攒经验,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必然会再调回中枢,这便是宰辅之路!</p>
李莲恩走在陆瑜的身后,抬过头再看一眼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心中不禁一阵感慨。</p>
只是不知,这位年轻人,日后是否能与张首辅一样,一手撑起这庞大的帝国,</p>
还是说,做的更好?</p>
“臣陆瑜,参见陛下。”</p>
御书房内,陆瑜俯身拜下。</p>
皇帝放下手中奏折,开门见山道:</p>
“陆瑜,霜戎兵发雪满关,蜀王离京了。”</p>
陆瑜愣了一瞬,随后紧皱起眉头,拱手道:</p>
“臣愿即刻赶往锦官城,为大军调配粮草,统筹后方。”</p>
皇帝摇了摇头,道:“不急,这些事蜀地自有人去做,现在,朕要交给你另外一个任务,之后再去蜀地。”</p>
“还请陛下示下。”</p>
陆瑜再行一礼。</p>
“嗯……自你进京科举后,便再未曾回过乡了,朕让你回家看看。</p>
翰林院修撰陆瑜接旨。”</p>
“臣在。”</p>
陆瑜来不及诧异,连忙跪接旨意。</p>
“姑苏陆氏长女,性情淑婉,实为良配,特许朕二子李泽岳。</p>
陆瑜,你替朕拟一封旨意,带着月满宫首领太监刘建,南下宣旨吧。”</p>
皇帝手指轻磕着扶手,道。</p>
陆瑜深吸一口气,</p>
这是第二次了。</p>
我是来当官的,不是来当月老的!</p>
“臣,领旨。”</p>
陆瑜一脸感激道。</p>
“嗯。”</p>
皇帝点点头,接着道:“去了锦官城,等局势稳定下来,你就可以施行你的改革了。”</p>
陆瑜瞪大了眼睛,忍住颤抖的身子,道:“陛下?”</p>
“世家大族的力量,在这场大战中消耗极大,他们已经不具备阻挠或反抗的实力了。</p>
勋贵和官员们,朕可以压的住,不用担心他们的问题。</p>
你去了蜀地,最先开始实施,老二会帮你,朕要看看成果,若是可行,便可在全国范围内推进。</p>
清丈田亩、赋役合并、计亩征银、官收官解、简化税则。</p>
继续推进,直至取消人丁税,呵呵,朕还当真想看看,那时候是什么个光景。”</p>
皇帝的嘴角出现一抹笑意,他是个果敢进取的君王,这一生,他南征北讨,完善科举,改革税制,强化监察,文治武功,将近大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