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前,或许她死活都不会把那五两银子拿出来,但现在嘛家里快餐店每天进账六七两银子,为了不被乔氏这坨屎粘上,她不介意吃这个亏。
正好也让大家看看,裴氏给的聘礼究竟是多少,省得赵引娣一帮为首的老婆子背后咬嘴说他们周家贪了裴家一二十两聘礼,才有能力买骡车,才能在镇上做小生意。
却狠心让周梓桐什么都不带赶出家门,说他们周家不仁义。
他们就仁义了?
赵引娣的大孙女出嫁时,男方给了五两银子和一根银簪,赵引娣不是一样都没让大孙女带走,只给她扯了一身粗麻红布做嫁衣就送走了。
害得大孙女才新婚被夫家厌弃打骂,三天回门时男方直接没露面,让她家成了全村笑话,笑话了好一阵。
“当初有郝媒婆在场,裴渊给了我们家五两银子,一根银簪和两个银镯做聘礼,银子是我们周家收了,毕竟我们养育了周梓桐十六年,中间花用的可不止五两银子,首饰都让她带走了,听说昨日她拿首饰给裴渊换了药钱,我想那郎中可以作证老婆子我没说假话。
但如今你们裴家非抓着五两银子聘礼不放,我们周家可以吃这个亏,把聘礼银子还给你们,省得你们再上门无理取闹,桃丫头去我房里拿五两银子还给他们。”
周梓桃身上有银子,不过她知道周老太不会用她身上的银子,转身从周老太床头放钱的木匣里拿出约有五两重的碎银子。
周老太把五两银子当着众人的面递给裴渊:“当初是你来周家下的聘,如今还归还到你手中,从此你我两家再无半点儿干系,如果你们家再敢上门闹事,就不要怪我押你们去衙门请官老爷评评理了。”
她自然不敢拿这点鸡毛蒜皮事去衙门闹,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为了不让裴家人再登门。
这次乔氏果然不吭声了,周家摆明了宁愿吃亏都不想和她家沾上关系,连聘礼银子都还了,她就是想闹都找不到理由。
算了,这趟也算没白来,起码有这五两银子,家里又能坚持几个月,到那时大儿子
伤早养好了。
裴渊这会儿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接吧,周家养育妻子十六年,拿五两银子聘礼应该的,夫妻本为一体,他要是接了,不就是忘恩负义吗?
不接吧,周老太已经把话死了,不容得他推拒,而且母亲一直在盯着他手里的银子,他要敢推拒,母亲肯定又要闹起来。
也罢,他家已经是个笑话,也不多这一件,裴渊屈辱地捏紧手里的五两银子。
看见周家这么轻松地把聘礼银子还给裴家,村里人纷纷为周家不值。
杜氏一脸的愤愤不平:“不是亲生的就是养不熟,周家一文钱没捞着不说,那周家老大媳妇还倒赔五钱银子给周大丫做嫁妆,当初我就不看好周家老大两口子做烂好人收养一个来历不明的弃婴,你看果然吧,啥都没得来不说,还差点惹来一身骚,也幸好葛铁花心硬断的快,否则被裴家粘上,不得天天被恶心死。”
另一个大娘附和:“当初赵快嘴还说裴家烂船还有三千钉,肯定给周家聘礼多,周家才愿意结这门亲事,周家骡车就是是卖大孙女得来的,现在不说了吧?”
“赵快嘴那人的话不可信,真正卖孙女的人不就是她吗?”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