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天去的上午六点,两架超级闪电隼停在跑道上。
“娜塔莉亚少尉,我听公孙中校说你只要两天就能熟悉超级闪电隼的情况?”
在例行任务开始前,诺埃尔的声音接进了两人的耳麦里。
“是的,超级闪电隼上搭载了辅助性AI,有这个帮忙,我有充足的信心在两天内对机体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娜塔莉亚给出了确认。
“很好,那么准尉,你的意见呢?”诺埃尔突然话锋一转,问了廖勇一句。
“呃,超级闪电隼的航电设备和流星差距不大,娜塔莉亚少尉需要适应的恐怕只有双发机和单发机的驾驶区别,只不过这个问题在辅助性AI的帮助下,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两天应该差不多,但是需要安排足够的飞行时长。”廖勇有点奇怪诺埃尔堂堂一个司令怎么会问他这种问题,但是还是给出了肯定的意见。
昨晚上他们吃完饭可没闲着,两个人除了各自完成了新战斗机的整备外,还对各自的座机进行了交流,这相当程度地节省了对飞行手册的熟悉时间。
经过沟通,廖勇对娜塔莉亚的水平也有了自己的判断。这女人的水平并不比他差多少,如果说廖勇的天赋有100分,那娜塔莉亚最少也有95分。基于这方面做出判断,廖勇认为娜塔莉亚对超级闪电隼的掌握速度应该慢不到哪去。
“足够的飞行时长吗?那么娜塔莉亚少尉,你认为你需要多少的飞行时长?”
“算上模拟战,一次巡航时间在三小时左右,那么我认为只需要在常规巡航外安排两次三小时飞行训练就够了。”娜塔莉亚回答。
“廖准尉,你是长机,你的意思呢?”诺埃尔接着问。
“时长上可以同意,我建议改为三次两小时,这样有充足的时间间隔下来对照飞行手册,有助于快速熟悉机体情况。”廖勇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塔台里,诺埃尔看向站在一边的邓恩和公孙默,两人都点了点头。
这是对廖勇和娜塔莉亚的一次考核。
窗帘中队和复仇者中队的其他人都是有至少3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老兵,就算常年装备闪电隼的窗帘中队也是正式完成过流星战斗机的飞行训练的。换句话说,两个中队十六号人里,需要像熟悉新机子一样熟悉超级闪电隼的就只有娜塔莉亚,需要熟悉流星的也只有廖勇。
本来按照计划,在换机之后应该是邓恩开超级闪电隼带着开超级闪电隼的娜塔莉亚,公孙默开自己的流星b带开流星b的廖勇在天上做教学的。但是邓恩决定考察一下廖勇做长机的能力,于是和诺埃尔以及公孙默交流后,最终决定前两天由廖勇担任长机,带娜塔莉亚熟悉超级闪电隼,后两天由娜塔莉亚担任长机,带廖勇熟悉流星b。
邓恩做出这个决定很简单,一方面,他确实认为廖勇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除了廖勇以外,窗帘中队的人最年轻的庄森都三十八岁了。
联邦的《军队管理法》规定,如果不处于战争状态,那么原则上不允许联邦的飞行员服役超过五十岁。绝大部分飞行员在四十岁后要么往上升进入指挥层,要么准备转业。
虽然窗帘中队的人基本上都是精英飞行员,有权利要求在军队里多服役几年,但是窗帘中队可是邓恩从上次星际间大战期间就带出来的精英中队,他可不想接他班的是个废物。
因此,培养一个接班人是很必要的,要是没有廖勇来,邓恩也会在原窗帘八号鲍勃·斯特恩退役后向上级请求从航校里调一名优秀的学员来窗帘中队服役培养的。现在有了廖勇这种传说级原石,自己又和他父亲有些渊源,那自然是要好好操练一番。
公孙默的想法也差不多,只不过他倒是不担心自己的接班人问题。复仇者中队是特种飞行中队,人员结构比窗帘中队要健康的多。他只是单纯觉得娜塔莉亚不比廖勇差,廖勇能做到的她应该也能做到,顺带就决定考核一下。
中队长是空战里最重要的前线指挥员,因此想要成为中队长,那你先得是一个好的长机。从目前的情况看,廖勇表现的还算不错。
“很好,那么就按照廖准尉的意见,我会让塔台给你们安排后续的飞行计划表,现在起飞吧。”
“窗帘八号收到。”
“复仇者八号收到。”
两人同时推动油门杆,两架超级闪电隼腾空而起。
“嘿女皇陛下,新座驾的感觉怎么样?”进入任务高度后,闪电的贫嘴又来了,他是个自来熟,几天下来和复仇者中队的人就混熟了。
“双发机确实比单发机劲大。”娜塔莉亚回味着刚才起飞时的推背感,咂了咂嘴。
“劲大的还在后头,只不过我们先完成调查任务再说,按照任务分配,我负责前半段,你现在可以对推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熟悉一下我昨天和你说过的油门杆敏感度问题,等到后半段换你进行探测的时候,你可以试用一下战斗状态的航电,对昨晚的设置做进一步确认和改动,最后的模拟战是取消了,到时候你可以尝试性质的做些机动来熟悉飞行特性,相信我,你会爱上双发机的。”廖勇接了进来,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顿。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这家伙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娜塔莉亚有点不耐烦。
“你毕竟是刚开闪电隼嘛,我是长机,得对僚机的情况负责。”廖勇撇了撇嘴,回了一句。
“是是是,我尊敬的准!尉!长机大人。”娜塔莉亚冷笑一声,在准尉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说完,她一拉刹车,主动和廖勇拉开了一段距离,随后开始缓慢地推油门,同时看向综合式头显设备上关于推力的数值。为了更直观地观察推力变化,娜塔莉亚甚至将推力显示从数字改为了图像。
“不仅推力变化很精确,而且变化斜率居然是随动的……这机子的飞控我怎么感觉比流星还好啊?”娜塔莉亚这么玩了半个小时才回到正常的双机编队飞行,她看着推力变化曲线,不由地感叹了一句。
她是飞过流星的,知道流星的油门杆的敏感度如何。在超级闪电隼上,娜塔莉亚在相同推力下,在两次推高等额推力的速度只略微快了一秒左右就有明显的反馈,而在流星上的话,她得快至少三秒。
“闪电隼是寰宇科工的产品,别忘了xtA-19也是由他们公司设计制造的,飞控设计强大很正常吧?”廖勇回答。
“这倒也确实,流星毕竟是格拉克斯的产品,这方面的技术的确不能和寰宇科工这种新崛起的技术巨头比。”
三小时后,廖勇和娜塔莉亚安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