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柱蹲在箱子旁,愁眉苦脸地看着仆役们将一摞摞沉重的书籍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忍不住嘀咕:“忠叔,这…这都要带上?俺瞧着这书比俺爹打铁的砧子还沉!京城…京城难道没书铺子吗?买新的不成?”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些翻起来哗哗响、闻起来一股子陈年墨味的纸片子,为啥金贵得跟金子似的。
忠叔正亲自将一方锦盒打开,里面是太子所赐的那套宫制湖笔。笔管温润如玉,笔尖紫毫油亮,透着皇家器物的不凡气度。
他用特制的油纸一层层仔细包裹好,头也不抬地回道:“京城自然有书铺,但学问一道,讲究个传承与批注。少爷惯用的书,上面有他历年研读的心得批语,千金不换!大少爷送的《十三经》精注,更是翰林院大学士的心血,外头花钱都买不着!这是少爷安身立命、金殿夺魁的根本!岂能不带上?轻拿轻放!”
他最后一句是对着放书的仆役说的,语气严厉。
张铁柱缩了缩脖子,不敢再抱怨书重,转而摸向自己腰间,掏出一柄尺许长、油光锃亮、显然有些年头的短柄小铁锤,讨好似的凑到忠叔面前:
“忠叔,那…那俺这祖传的打铁锤能带不?不占地儿!俺爹说了,出门在外,家伙什儿得随身,京城…京城那地界,万一有不开眼的混混地痞想冲撞少爷…”他比划了一个抡锤的姿势,虎虎生风。
忠叔看着那柄沉甸甸、显然颇具杀伤力的铁匠锤,眼角跳了跳。带这玩意儿进京?万一惹出点乱子…可看着张铁柱那期盼又带着点憨傻倔强的眼神,拒绝的话又咽了回去。
“带!都带!”清朗的声音从书房门口传来。
李明走了出来,他换上了一身便于远行的细棉布青衫,少了几分案首的华贵,却更显清爽利落。他手里珍而重之地捧着几册用蓝布包好的旧书,正是守拙斋主所赠。书页边缘已经磨损得起了毛边,显是时常翻阅。
李明走到张铁柱面前,看着他宝贝似的握着铁锤,笑道:“铁柱兄的护身神锤,岂能不带上?这可是咱们的‘镇邪’利器!江宁府贡院街上一声吼的威风,还得靠它压阵呢!”
他半开玩笑的话,让张铁柱顿时眉开眼笑,像得了尚方宝剑,把铁锤小心地别回后腰,拍着胸脯保证:“明哥儿放心!有俺和俺这锤子在,保管路上安安稳稳!神挡锤神,鬼挡…呃,俺一嗓子吼跑它!”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李明走到忠叔身边,看着忙碌装箱的景象,目光落在那套宫制湖笔上,眼神微凝,低声道:“忠叔,这支笔…还有二姐的信,务必单独存放,小心保管。”
忠叔会意,肃然点头:“少爷放心,老奴省得。”他压低声音,“还有守拙斋主赠您的这几册书?”他看向李明手中那几册旧书,眼神带着询问。
李明轻轻抚过书册粗糙的封面,指尖能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厚重感,仿佛里面封存的不是墨字,而是某种沉甸甸的过往。“这几册,我随身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