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一阵夜风吹来,灯焰摇曳,在墙上投下师徒二人晃动的影子。陈老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六元纪要》。
\"这是老夫当年连中六元的心得。\"陈老将册子递给陆明远,\"你且看看。\"
陆明远恭敬接过,翻开扉页,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应试技巧。在\"殿试策问\"一栏,陈老特别标注:\"言之有物,切忌空谈。\"
\"老师,学生恐怕......\"陆明远合上册子,面露难色。
\"怕什么?\"陈老突然提高声调,吓得窗外一只夜猫子扑棱棱飞走,\"你改良农具的巧思,培育新种的毅力,哪一样比那些死读书的差?\"
陆明远低头不语。陈老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明远,你可知为何老夫说你会是第二个六元及第者?\"
陆明远摇摇头。
\"因为你有实学!\"陈老拍案而起,惊得灯焰猛地一跳,\"当今天下,缺的不是会背书的呆子,而是懂实务的干才!\"
他踱到窗前,望着月色下的庭院:\"陛下为何破例让你以'农政'应试?因为朝廷急需你这样的人才!\"
\"学生......学生明白了。\"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燃起斗志。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陈老便要启程。陆明远亲自送行到府门外,晨露打湿了二人的衣摆。
\"就送到这儿吧。\"陈老在马车前驻足,转身看着爱徒,\"下月十五,文华殿见。\"
陆明远深深一揖:\"学生定不负老师期望。\"
陈老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临别再赠你一物。\"
陆明远接过锦囊,入手沉甸甸的。他刚要打开,却被陈老按住手:\"到了京城再看不迟。\"
马车缓缓启动,晨雾中,陈老的声音远远传来:\"记住,六元及第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陆明远站在原地,直到马车消失在晨雾中。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锦囊,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绣纹——那是一株麦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回到书房,陆明远小心翼翼地打开锦囊。里面是一枚古朴的铜印,印文赫然是\"六元及第\"四个篆字。印纽上缠着一条小龙,栩栩如生。
印下压着一张字条:\"此印乃先帝所赐,今赠予你。待你金榜题名日,便是物归原主时。\"
陆明远捧着铜印,眼眶发热。这是老师毕生的荣耀,如今却交托给他......
窗外,朝阳已经完全升起,照耀着远处金黄的麦田。陆明远将铜印郑重地收入怀中,转身走向书案。
陈老的马车刚消失在晨雾中,陆明远便转身快步向宋知府的书房走去。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靴尖,在青石板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他的右手紧紧攥着怀中那封密旨,左手不自觉地摩挲着陈老赠予的铜印,心跳如擂鼓。
推开书房厚重的木门,一股墨香扑面而来。宋知府正在案前批阅公文,听见动静抬起头,眉头微皱:\"这么早,有什么事?\"
陆明远反手关上门,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他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那卷黄绢,双手奉上:\"岳父大人,请看这个。\"
宋知府放下朱笔,接过黄绢展开。晨光透过窗棂,照在绢帛上那方鲜红的玉玺印上,分外醒目。他的眼睛随着字迹移动,眉头渐渐舒展,最后竟微微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