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王府井图书大厦(2 / 2)

“过两天我找你吃饭,把家里人的情况大概都跟你说一下。”

“要是我忙没时间,我就让思源跟你说说。”

“你忙你的,不用管我。”陈默笑了笑。

“这两天我真有点事得办。”

“行。”陆雪松点点头,对这个独立自主的小弟还是很是放心。

车子便汇入了晨间的车流。

陈默这两天是真给自己排得满档。

他头一站直奔京城最大的建材市场。

在市场门口那群“趴活”等散单的老师傅堆里。

陈默目光锐利地挑中几位经验老道的,上前递了根烟,蹲下攀谈起来。

他仔细询问了当下改门砌墙的人工和建材行情,心里盘算着。

丹青雅苑那宅子,正门的保持原样,古朴雅致不能动。

但要在后面临街那面墙上凿开一扇足够宽大能开进汽车的后门。

趁着城市规划和城管尚未像后世那般严苛。

要知道,再过两年,到了八五年往后,你想直接从自家庭院开条路连通大街,那基本就是痴心妄想。

得赶在政策收紧前动手。

计划很明确,房子钥匙一到手,立刻推倒后院临街那堵墙。

沿着新开的口子起一道高高的围墙,把整块地稳妥地圈起来。

跟几位师傅敲定了个大概报价,又约好十天后来实地看活,在做详细方案。

陈默利索地拍拍裤腿上的灰,紧接着就转向下一站。

他的马不停蹄地赶往王府井,目标王府井图书大厦。

也就是后来的西单新华书店。

80年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已经扩建了,面貌焕然一新,更是开创性地设立了“开架售书”试点区域。

读者终于不必再隔着玻璃柜台指指点点,能够自由翻阅想看的书了。

这里也随之渐渐成为学术气息浓厚的书籍集散地。

书架上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大量高考教材。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等学府的梦想重新燃遍了神州大地。

然而与之形成矛盾的,是教材资源的极度匮乏。

尤其是在像彭县那样的偏远小城,外语教材几乎是天方夜谭。

别说英语课本了,连相关的读物影子都难以寻见。

尽管此时1980年高考尚未将英语计入总分,正式计入是在1983年。

于是,陈默一头扎进了这座知识的海洋里。

连续数日,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

凡能搜集到的高考复习资料,无论出版社新旧,不分科目难易他都逐一看了一遍。

现在已经到了四月初了,等他回去就是四月末了。

离高考只有一个月多了。

时间紧迫,他最近都没想着在赚钱的事儿。

连着把合适的教材带回去给自己媳妇跟大姐看看。

他倒不是很担心温亦雪的学习成绩,他担心的是大姐跟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