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是命(2 / 2)

这个日子终于到来。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李子安心情格外舒畅。他特意穿上了一套干净的蓝衫,显得精神焕发,准备前往城中那座闻名遐迩的酒楼,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他的生日。

李子安早早地就关上了店门,步伐轻快地走在街道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欢呼。他对即将到来的生日大餐充满了期待,想象着自己坐在酒楼的雅座上,品尝着美味佳肴,感受着热闹的氛围。

与此同时,大丫怀揣着那对鸳鸯布鞋,满脸通红地第二次来到了李子安的画室。她心里有些忐忑,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如此主动地接近一个男子。然而,当她看到画室的大门紧闭时,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失望。

大丫站在门前,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在中午的时候再来一次。她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亲手将这双布鞋交给李哥哥,表达自己的心意。

带着些许遗憾,大丫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打铁铺前。就在她准备走进铺子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她发现天空好像变成了粉红色,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好累啊,好想睡啊……”大丫喃喃自语道,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她觉得自己的意识正在逐渐模糊,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吞噬。

“妮儿!”钟氏的惊呼声在她身后响起,然而,大丫已经无法听到这声呼喊了。她的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缓缓地倒在了地上。

钟氏见状,急忙冲上前去,试图扶起大丫,但她发现女儿已经毫无反应。她心急如焚,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

在打铁铺的后院里,钟铁匠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个不停。他听到钟氏的哭声,心中更加慌乱,连忙跑进房间查看情况。

当钟铁匠看到大丫七窍流血的惨状时,他的心如坠冰窖,整个人都呆住了。

医生在一旁摇头叹息,无奈地说:“啊,老钟啊,这孩子毒发攻心七窍流血,情况很严重,没多少时间了。你还是赶紧准备后事吧,让孩子见见她想见的人。”说完,他赶紧走了出去,连钟铁匠给的诊金放在桌子上也没有拿。他边走边嘀咕:“奇怪,孩子五年前就应该毒发身亡,为何还会坚持到现在,怪哉。”

……………………

当李子安在一间酒楼里大快朵颐的时候,钟铁匠脚步踉跄,仿佛随时都可能摔倒在地,他心急如焚地赶到酒楼,一见到李子安便如释重负地说道:“李先生,可找到你了,娃儿不行了。”话音未落,他那饱经风霜、布满沧桑的脸上,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瞬间将他的脸庞湿透。尽管他对事情的内情心知肚明,但当真正面对这一刻时,心中的痛苦和无助还是让他难以承受。

李子安一听,脸色骤变,他猛地站起身来,甚至来不及收拾桌上的东西,便匆匆放下一锭银子,然后紧跟着钟铁匠快步赶回打铁铺。一路上,钟铁匠的步伐越来越快,而李子安则紧紧跟随着他,心中的焦虑与不安也愈发强烈。

当他们终于抵达打铁铺时,后院里已经聚集了不少邻里街坊。众人围成一圈,低声议论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惋惜和同情的神色。

“李先生来了,快让开!”有人高声喊道。

李子安快步走到大丫的床前,一眼望去,只见大丫浑身都被鲜血浸透,仿佛一朵被暴风雨摧残的花朵。然而,她的脸上却被人擦拭得干干净净,显得异常苍白,宛如一张白纸。

李子安见状,心中不禁一阵酸楚,他暗自叹息道:“没办法,这就是命啊。若是五年前能早一天遇到我,或许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了。”

李子安定了定神,示意钟氏将大丫扶起来。钟氏小心翼翼地将大丫扶起,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李子安深吸一口气,然后将自己体内的一缕灵气缓缓渡入大丫的体内。

这缕灵气仿佛是一道清泉,滋润着大丫那已经濒临枯竭的生命之泉。随着灵气的注入,大丫原本紧闭的双眼开始微微颤动,过了一会儿,她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大丫看见李子安,她的脸色慢慢有了一丝红晕,“李哥哥,见到你真好啊!”大丫的声音有些虚弱,仿佛风中的残烛一般,让人不禁心生怜悯。她一边说着,一边努力地想要从怀里掏出什么东西来。

然而,她那原本就苍白的手此刻更是显得毫无力气,尽管她已经竭尽全力,却依然无法顺利地完成这个简单的动作。试了几次之后,大丫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她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一旁的钟氏见状,连忙伸出手去,帮大丫把东西掏了出来。那是一双用精美的丝线绣着鸳鸯的布鞋,每一只都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它们在水中嬉戏的模样。

钟氏定睛一看,顿时如遭雷击一般,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这哭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着,让人听了都不禁感到一阵心酸。

大丫却似乎没有注意到钟氏的反应,她的目光始终落在李子安身上,眼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她挣扎着坐起身来,将那双布鞋轻轻地放在李子安的手中,然后柔声说道:“本来,我是想偷偷给哥哥的,没想到……竟然要在这病榻之上,才能把它们交给哥哥。”

说到这里,大丫的脸上突然泛起了一抹诡异的红晕,就像是熟透了的苹果一般。她的声音也变得愈发轻柔,几乎微不可闻:“李哥哥,我可以抱抱你吗?”

这句话如同平地一声惊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李子安身上,似乎都在等待着他的回应。

李子安自然明白大丫的请求意味着什么,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本想拒绝,毕竟这样的举动在世俗的眼光中实在是有些不妥。然而,当他看到大丫那苍白的面容和充满期待的眼神时,心中的那一丝不忍最终还是占了上风。

他暗自叹息一声,缓缓地伸出双臂,小心翼翼地将大丫抱入怀中。大丫的身体是那么的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但在这一刻,她却紧紧地抱住了李子安,仿佛生怕他会突然消失一般。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凝固了,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氛围。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大丫紧抱着李子安的双手就无力地垂了下来,她的身体也像失去了支撑一般,缓缓地倒在了床上。

……………………

大丫的后事李子安没有参与,他给了钟铁匠一锭二十两的银子,吩咐好好安葬。

“对了,立个碑吧,就立……李氏吧。”李子安淡淡的话语顿时让钟铁匠号啕大哭。

“那天我就不去了。”李子安说完慢慢地转身离开,钟铁匠则趴在地上“呯呯”磕了几个响头,转身找人刻碑去了。

那天吉日,李子安坐在大丫必经之路上的一座茶楼里,这座茶楼被他一早包了下来,就为送别一下大丫。

李子安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楼下经过的白事队伍,此刻他的心里说不出是怎么样的感觉,只是感到一种极为苍茫的寂寥。

突然,在隔壁的一条街上传来了一阵喧哗声,李子安眺目一望,看见一个产婆从一个房间里快步跑进院子,嘴上欣喜地喊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是位小姐。”接着一声初生婴儿的啼哭传了过来,院子里的众人纷纷向一个长衫中年人贺喜。

隔着一条街,白事和喜事就这么恰巧地同时上演。李子安看看这里,望望那里,瞠目结舌。

“生与死!…………”李子安突然似乎抓住了什么,接着“轰”的一声在他的脑海中炸响。李子安浑身一颤,一道灵光从他的脑海中划过,他发现自己竟然脱离了躯壳,慢慢地离开酒楼,慢慢地向天空飘去,越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