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巧合太多(1 / 2)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李闻溪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康艳家,想找些康裕幼年时写过的字帖。

康鹏告诉她,哪怕家里吃不上饭,康艳对儿子的教育也没落下,康裕磕磕绊绊地学完了三字经,比睁眼瞎强出不少。

两个丫鬟面露难色:“这位差爷,不是奴婢们故意为难,实是家中失过火,以往姑爷的旧物全都不在了。”

“哦?是何时发生的事?怎么起的火?可烧到人了?”

“大概得有七年了,就在姑爷刚入赘不久,把老夫人接来住以后。”

“是冬月里,姑爷那屋。他不常在家留宿,便在屋里搭了个架子,放上炭盆子,专用作烘干衣物之用。”

“那日我等摆好衣裳,便去睡了,谁承想半夜火便起来了,大家手忙脚乱将火扑灭,房子没事,只离得近些的书桌被烧得不成样子,连带着书桌里存的东西也都没了。”

“奴婢们回想起来也是后怕,可能是衣裳下摆不小心沾到火星了,自那之后,再不敢无人盯着,烘烤衣物了。幸亏姑爷好性子,没处罚我等。”

火起得不大,没造成严重后果,人员财物无虞,只烧了个书桌。

李闻溪到这间房看了看,挺宽敞,有的是地方可以摆炭盆,偏要靠着书桌。

丫鬟解释说,是姑爷不常住,来的时候也多是在书桌前忙碌,炭盆子取暖效果最好,这才这么摆放的。

但是书桌是实木家具,哪怕表面刷了桐油,也不可能比一旁的床缦更易燃,为何离得同样不远的床缦没事,只有书桌烧得不成样子了呢?

她又想起,林泳思之前与手下人说话时,她偶然听到的一件事:杜府的设计图连同旧账册,也在之前烧毁了。

同样是火势不大,没有别的损失,烧掉的都是些不大常用的旧物。

两件事结合在一起看,与其说是火灾,不如说,是为了毁灭证据,毁灭对康裕不利的证据。

康艳家的火灾,是为了掩盖自己冒名顶替的事实,毕竟一个人的笔迹,是常年累月练习后行成的,很难改变。

杜府的火灾,是为了隐瞒可能存在的暗室的位置,以便自己隐藏。

之前李闻溪被叫去杜府验尸,李大米溺毙于池塘之中,像是自杀。

当时她就觉得奇怪,因为据杜府看门人交代,李大米是自己进府的,后面没跟着任何人,也就是说,在表面看来,康裕压根没跟他一起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天大地大,能自杀的地方数不胜数,李大米有什么理由偏偏选在杜府自杀身亡,还得费力缠块大石,以免自己的尸体浮出水面,被人发现。

他随便找个江河湖海跳进去,随波逐流,要么尸体不及发现就被人鱼吃干抹净了,要么冲到外地无人认识,被当无主河漂直接就地掩埋。

死得神不知鬼不觉,不是更能保密?

如果说李大米有不得不回府的理由,更有不得不死在杜府的理由呢?

李闻溪更倾向于康裕藏身于杜府,而这个藏身之地,不便进入,只有有人帮忙之下,才能成功,而李大米就是那个帮忙之人。

至于非得死在杜府,要么是有什么意外打断了他离府的步伐,要么就是他不得不如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