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夜游(1 / 2)

老屋的竹林越发茂盛了,两人回去住得舒服,都有点乐不思蜀了,直到县衙快手带来口信,院试的时间,定在了今年的七月十五。

眼看六月都快过完一半了,两人才有些不舍地告别刘诗正,又回到了县城。

小院的两树水蜜桃已经熟透,李步蟾将桃尽数摘了,留下自家吃的,给邻里间送了一些,其余的送去果铺换了些银钱。

再过了几日,算了六月二十的吉日,李步蟾又背上书箱,告别家人,踏上了征程。

这次李步蟾都没有让斛伯跟随,斛伯年纪大了,伏天的日头太毒,真到了路上,不知道是谁照顾谁。

他又跟张成借了青钱骢,一人一马,消失在蒋桂枝的秋波里。

此去长沙,李步蟾已经熟了,他现在筋骨一日强似一日,没有斛伯,走得更加轻便。

五日之后的黄昏,李步蟾来到了溁湾镇,沿着湘水,敲响了蔡叔衡的家门。

“琥璜兄,别来无恙,小弟又来叨扰了!”

蔡叔衡站在门口,脸上挤出一丝不自然的笑意,拱手道,“三月不见,步蟾贤弟越发健壮,秀如玉笋了。”

他脚下不动,嘴里招呼道,“贤弟远来辛苦,快快进屋洗把脸吧!”

李步蟾右手牵着马儿,左手拎着一盒蜜饯,这是上门的伴手礼,他来寻蔡叔衡,是请他廪保的。

院试还要廪保,与府试不同,院试的廪保不但需要一名府学廪生做保,还要一名增生。

李步蟾的府试是请蔡叔衡做保,院试自然也是请他,但是看他这副神态,这盒蜜饯,怕是送不出去了。

“呵呵,承琥璜兄吉言,小弟文章未成,不过是山间粗竹,哪里敢称玉笋。”

玉笋一词,出自唐宪宗元和七年的那一届科举。

这次考试录取的进士质量超高,像唐伸、薛庠、袁都等人才华馥郁不说,仪容还帅气,被时人称为“玉笋”,这一届榜单也被赞誉为\"玉笋班\",写进了《唐书》。

现在李步蟾不过赴一个区区院试,连贡院大比都不是,哪里敢受“玉笋”之说?

李步蟾反手一抬,将蜜饯放入书箱,拱手笑道,“小弟还有急事,需要赶紧渡江进城,今日就不叨扰兄长了,改日再跟你讨教文章。”

“那真是不巧得很了!”

蔡叔衡面皮一松,“咱们改日再聚,改日再聚!”

李步蟾不再多说,转身往镇上而去。

闭城的鼓点自东岸传来,连聋子都能听到,此时再想渡江进城,是不可能了,只能在西岸留宿一晚。

进城早一日晚一日倒是无关紧要,麻烦的是廪保需要重新寻人。

对于蔡叔衡,李步蟾倒是没什么怨怼之意,他是岳麓书院的学生,吃着书院的廪饩,自己将岳麓书院弄了个灰头土脸,自是有难言之隐。

说起来,那日在岳麓山没有见到蔡叔衡的身影,李步蟾其实就有了思想准备,所以这次出门,怀里还揣着石安之给柳安如修书一封,不过不到最后,李步蟾不想去找柳安如,只把这个当做最后的保障。

一般来说,廪保当然是通过家族和师门,引荐相熟的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