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掷履(2 / 2)

既然你要玩,那就玩大一点。

“这又何难?”

李步蟾仰天一笑,不去理会卢藏的问话,对着书桌旁的仆役大声吩咐道,“备纸,磨墨!”

仆役听命,将书桌移开,两人合作将纸展开,一张硕大的宣纸,如同一匹洁白的锦缎,纵向铺在地上,左右用两方镇纸压住,一人在前方抬着纸头,一人在后方卷着纸尾,甚是壮观。

“嚯!丈二匹!”

众人兴趣一下涨到了高点。

这张宣纸是特制的丈二金榜,长一丈二尺,宽四尺八寸,长合后世的三百六十七公分,宽合后世一百四十四公分,展开之后就是整匹布匹一般,被读书人形象地称为“丈二匹”。

这样的宣纸,只有宣城的百年作坊能出,需要多名工匠协同,制作起来特别困难,成品率极低,就这么一张宣纸,便需要二两白银。

不多时,仆役已经将毛笔备好,这毛笔也非同一般,是专写大匾的如椽抓笔,笔长五尺,锋长一尺,用马鬃特制。

李步蟾抖擞精神,对众人作了个罗圈揖,“各位前辈包涵,小子失礼了!”

“无妨无妨,此处虽非东山,但亦可卖履!”

台下有人凑趣起哄。

谢安在隐居东山时,常有人慕名来访,让他不堪其扰。

后来,他故意将穿过的布履挂在门上,香飘万里,来访之人闻到味道,便知道了谢安之意,便不再相扰,自行离去。

这般大笔大纸大字,在书桌上是无法书写的,只能铺在地上,脱鞋踩在纸上书写。

李步蟾就是因为需要当众脱鞋,向众人行礼致歉,而这人却是用谢安的典故,来化解尴尬,向李步蟾传递了善意。

李步蟾对着这位拱手致谢,笑道,“那兄台可要当心了,在下之履,可当兵刃。在下来长沙途中,曾遇贼人,在下脱履掷之,贼望风而逃矣。”

“哈哈!”

“快脱,快脱!”

“吾刚得一绝对“少年患老脚”,何人可对下联?”

“……”

台上安静片刻,猛地哄堂大笑,有调皮的更是开起了玩笑。

“老脚”说的是白居易,他晚年患了足疾,异味甚重,写诗以“老脚”自嘲。

今日李步蟾表现上佳挥洒自如,很多人逐渐欣赏起来这个少年郎,再这般接地气地笑谑一下,更添了三分善意。

李步蟾哈哈一笑,脱掉布履,并排放到一边,转身抓起毛笔。

这毛笔跟拖把似的,比他也矮不了多少,笔上饱蘸墨汁,分量不下五六斤,单手是使不动的,必须双手合力,故而叫抓笔。

李步蟾将笔在墨桶中摆了摆,闭眼蕴神。

台上众人也配合地息声敛气,想着天心阁上,李步蟾写的是《瘗鹤铭》,今日莫非还是取法此帖?

就见李步蟾眼睛一睁,大笔雷动,一个“纳”字跃然纸上。

这个纳字,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

他们猜错了,李步蟾这次取法的是欧阳询的名碑《九成宫醴泉铭》。

不过,李步蟾这次的取法亮出来,他们又不得不佩服,选得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