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狂飙前夕(1 / 1)

第 7 章:狂飙前夜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车间的防尘网,在汽车发动机试验台投下细碎光斑。陈风盯着台架上崭新的 V6 发动机,指尖轻轻抚过气缸盖上的 \"风\" 字浮雕 —— 这是他带领团队耗时三个月,根据空间系统图纸打造的首款汽车发动机原型机。

\"陈总,台架测试准备就绪。\" 张工戴着隔音耳罩,将检测报告递过来,\"缸压数据比设计值高 8%,可能和寒潭水淬火的缸体有关。\"

陈风点点头,目光落在发动机侧面的导流槽上。那些依照寒潭水纹设计的曲线,在晨光中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光。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启动按钮,轰鸣声瞬间充满整个实验室,比摩托车引擎更加浑厚有力。

\"转速突破 6000 转!\" 张工看着仪表盘惊呼,\"热效率达到 38%,超过主流竞品 5 个百分点!\" 陈风却注意到排气口的蓝烟,眉头微皱:\"空燃比还是有问题,通知研发部,把玄冰苔提取物的比例再调降 0.5%。\"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柳如烟的视频通话弹了出来。画面里,她正站在食品厂的新生产线前,身后是正在吊装的欧盟认证铜牌:\"陈风,野山菌饼干的海外订单突破百万欧元,林海叔说要不要把利润投入汽车项目?\"

\"暂时不要。\" 陈风擦了擦手上的机油,\"机械这边需要稳扎稳打,反倒是你...\" 他想起昨夜收到的行业密报,\"注意某日本食品企业的专利诉讼,他们可能会在微生物检测标准上做文章。\"

挂断电话,陈风的思绪回到发动机上。空间系统上周解锁的 \"新能源电池核心技术\" 提示还在闪烁,可他清楚,在传统燃油发动机尚未完全成熟前,贸然转型风险太大。这时,老周抱着工具箱推门进来,腰间别着父亲遗留的那把旧扳手。

\"小风,我琢磨着,你爸当年画的汽车发动机草图,和这台机器的油路设计很像。\" 老人指着图纸上的齿轮组,\"尤其是这个平衡轴,他当年在拖拉机上试过类似结构,可惜没材料实现。\"

陈风心中一动,翻开父亲的旧图纸,果然在角落发现了几乎相同的设计。他突然意识到,空间系统的技术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与父亲未竟的研究产生了奇妙的共振。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让他对发动机的改进有了新的思路。

三天后的深夜,实验室的灯光依然通明。陈风将父亲图纸上的平衡轴设计融入现有方案,搭配寒潭水淬火的钨铬钒合金部件,再次启动测试。这一次,发动机的轰鸣更加平稳,排气口的蓝烟彻底消失,热效率提升至 40.2%。

\"可以送检了。\" 陈风摘下满是油渍的手套,看着张工连夜准备检测报告,突然想起空间系统的新提示 ——\"检测通过可解锁整车设计模块\"。他知道,这台发动机将成为打开汽车制造大门的钥匙。

然而,就在送检前夕,国家质检总局突然发来通知,要求对发动机的排放系统进行额外检测。陈风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竞争对手的阴谋。他连夜拜访业内专家,果然发现某德系车企正在推动新的排放标准,试图将中国本土企业排除在市场之外。

\"他们想通过技术壁垒遏制我们。\" 陈风在凌晨的会议室里踱步,投影上闪烁着各国排放标准对比,\"但我们的发动机天生具备低排放优势,寒潭水淬火的缸体本身就有更强的燃油雾化效果。\"

他迅速组织团队,在排放测试中加入实时监控直播,让全球观众见证发动机的环保性能。当检测数据显示污染物排放低于欧盟标准 30% 时,直播间的弹幕瞬间被 \"中国芯崛起\" 刷屏,某国产汽车厂商的采购总监当场发来合作邀约。

与此同时,食品公司的危机也如期而至。日本企业的专利诉讼文件寄到公司时,柳如烟正带着法务团队梳理技术文档。她指着检测报告上的微生物数据:\"他们指控我们使用违禁菌种,但不知道我们的发酵工艺源自后山的天然菌群,这些菌种在空间系统的培育下早已形成独特生态。\"

陈风远程参与视频会议,突然想起空间系统的 \"生物数据库\" 功能。他启动吊坠,光雾中浮现出后山菌群的基因图谱,与日本企业指控的菌种在分子结构上存在关键差异。这份天然的技术壁垒,成为胜诉的关键证据。

当汽车发动机通过国家检测,拿到生产许可证的那天,陈风带着老周来到父亲的墓前。他将发动机模型轻轻放在墓碑前,低声说:\"爸,您看,当年的梦想成真了。\" 老周抹了把眼角,把那把旧扳手放在模型旁边:\"老陈,咱爷俩的齿轮,终于转到汽车上了。\"

回到公司,陈风收到了意大利摩托车厂商马可的邮件,附件里是一张赛车夺冠的照片,赛车引擎上清晰可见 \"风\" 字标识。更让他振奋的是,空间系统的整车设计模块正式解锁,光雾中浮现出一辆 SUV 的立体模型,底盘标注着 \"寒潭矿脉特种钢材应用\"。

\"陈总,第一辆搭载我们发动机的国产 SUV 样车下线了!\" 张工的电话充满激动。陈风赶到试车场时,工人们正围着样车欢呼。他坐进驾驶舱,点火的瞬间,发动机的轰鸣如同父亲当年修理拖拉机时的声响,却更加澎湃有力。

暮色中,陈风站在样车旁,看着车身上 \"中国芯\" 的标识,想起这一路的艰辛。从卖山货到造活塞环,从食品厂到机械厂,每一步都离不开空间系统的指引和父辈的梦想支撑。手机震动,柳如烟发来信息:\"欧盟那边的官司赢了,他们想买我们的菌种培育技术。\"

他笑了笑,回复:\"告诉他们,技术可以授权,但核心的寒潭水,只属于中国匠人。\" 远处,后山的矿灯星星点点,如同散落在人间的星辰,照亮着他即将开拓的全新战场 —— 从发动机到整车,从国内到国际,属于陈风的狂飙时代,正随着引擎的轰鸣正式开启。

当月光洒在样车的挡风玻璃上,陈风摸出空间系统新解锁的新能源电池图纸。图纸上的每个电芯都标注着 \"寒潭因子激活\",而在图纸背面,父亲的字迹再次浮现:\"儿子,往前开,别回头。\"

这一晚,试车场的灯光与后山的矿灯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壮丽的工业画卷。陈风知道,前方还有无数挑战,但他不再是前世那个迷茫的少年。带着父辈的期许和空间系统的馈赠,他将驾驶着自己打造的 \"中国芯\" 汽车,在制造业的赛道上全速狂飙,让世界听见中国匠人震耳欲聋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