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霄,你去准备出使玄京,向天子禀报秦、严合国一事,并请求天子册封寡人为大虞子爵!
阳榷,你去户部府库为陈霄使节团多挑选一些贵重贡品,进献天子!”
两人连忙答应下来,随后便算处理完朝会,直接散会。
严洛长舒一口气,如此一来,他也不用一个人忙碌所有大小政务了。
......
九月底,诸葛亮递交了一份详细的名册。
一个月的时间,他将秦国军、政官员、卿、士大夫等等,都一一罗列。
细数对方这些年来的功绩、过失以及擅长的事务。
以目前秦国的体量,不少人可以从九部或者地方的基础官职开始做起。
同时诸葛亮还提议,内阁中枢司、九部之外,设置一个监察单位,类似御史台。
专门负责监察百官,并向君主谏言。
不过严洛却是暂时否决了这一提议。
他之所以一开始没有设置这个部门,一来他有更好的计划。
以古代王朝而言,实际上最后一个朝代满清,算是吸取了各朝代的各种优点。
比如为了防止内阁架空皇权,别出心裁的设置出了军机处。
而监察百官的职能部门当然需要,但眼下秦国一没有合适的主官人选,二来百官都没有填补完善,这个部门暂时还不需要设置。
等到秦国逐渐壮大,严洛麾下人才更多,他会按照前世各种灵感,设置一些监察、情报等部门。
类似反贪、纪检、国安、新闻监督机构等等,这比单纯一个御史台什么,那可完善细致多了。
不过诸葛丞相的确不凡,短短一个月,不但将秦国上下官员梳理的十分细致,还给出了他们各自适合的岗位。
严洛就按照诸葛亮给出的名单充实各部,同时为表彰其功勋,顺理成章将其擢升为正四品吏部左侍郎。
一时之间,诸葛亮在秦国倒是令人瞩目,毕竟短短时间能坐到和阳榷、张贤这两人同样品级的位置,还是在吏部这种要害部门,足见严洛对其信任。
......
一个月之间,各地陆续也有奏报送上来,因为严洛之前免除了不少新垦耕地的赋税以及人头税,所以各地去年的税收寥寥无几。
但之前缴获的钱财,加上秦国市面上存在大量粮草,反而让国库囤积了不少粮草。
比如柳林城,原本只有四十万亩多的耕地,短短半年时间,便暴增到了一百多万亩。
一些边境之地,还有其他诸侯国的百姓闻风而来,在秦国落地生根。
严洛也是下令对他们一视同仁。
乡野村庄之中,大量简陋的茅草屋也被改造成了砖瓦房,各城邑之间的官道也经过了初步的拓展、加固。
这让在秦国游学的士子们离开之后,都纷纷称赞秦君治国有方,令百姓富庶。
但这时,卫国使者却带着卫公一封斥责书信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