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娘娘放心,奴婢亲自去挑选人手,确保万无一失!”春桃神情肃然。
霍小玉走回殿内书案旁,开始写信
杨老将军亲启:
见字如晤。
长安一别,倏忽经年。将军坐镇临江,威震南疆,宵小屏息,实乃社稷之幸,陛下常念将军辛劳,本宫亦深感钦佩。
日前偶闻府上六公子延昭,英姿勃发,文武兼修,尚未婚配。恰巧新任岳州太守柳文渊之女柳如眉,待字闺中,品貌端庄,性情温婉,其父柳太守亦是陛下倚重之干才,家风清正。本宫思之,两家门第相当,若结秦晋之好,实乃天作之合。
将军乃国之栋梁,延昭公子亦是人中俊杰,柳家小姐亦是良配。本宫身为贵妃,本不该妄议臣下家事,然念及将军忠义,心中关切,故冒昧建言。一点私心浅见,绝无他意。
姻缘大事,自当由将军与夫人、公子及柳家慎重斟酌。若将军与公子觉得尚可,小玉愿寻机在陛下面前略作美言,请陛下赐婚,以成全此良缘美事,亦显天家恩泽。
此事尚未禀明陛下,亦未与柳家提及,全凭将军决断。兹事体大,望将军慎思,阅后即焚,切莫外传。盼将军回音。
霍小玉 谨书
武德元年 冬月
写罢,霍小玉小心吹干墨迹,装入特制的双层信封,用火漆仔细封好,盖上自己一枚小巧的私印。
“务必亲自交到杨老将军手上,等他亲笔回信,再带回来。路上小心。”
“奴婢遵命!”
临江城,将军府。
数日后,风尘仆仆的秘密信使,在春桃的周密安排下,避开了所有耳目,终于将霍小玉的亲笔信送到了杨业手中。
书房内,烛火摇曳。杨业屏退左右,独自拆开信件。
“夫人,你来看看。”杨业将信递给了一旁同样神色凝重的佘太君(杨业夫人)。
佘太君快速看完,眉头紧锁,放下信纸,沉声道:“老爷,贵妃娘娘这封信…用意深远啊。”
杨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哦?夫人怎么看?”
“首先,她抬出了霍将军的情分,是在提醒我们感念霍家恩义。”
佘太君条理清晰地分析,“其次,她点明了柳文渊是丞相亲点的干才,岳州太守之位虽不算顶天,但也是实权要职,且位置敏感,连接南北。与柳家联姻,对我杨家稳固在南方根基,结交文官势力,大有裨益。”
杨业点点头:“这门亲事本身,确实不错。柳家小姐,我也略有耳闻,是个好姑娘。延昭那小子,也该成家了。”
“老爷!事情没这么简单!”佘太君语气加重,“贵妃娘娘为何偏偏此时提起?还特意强调‘尚未禀明陛下’,‘绝密’?她这是想把我们杨家,绑上安殿下的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