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几个纨绔犯事,皇上既已斩首示众,何必拿整个八旗开刀?这满城制度、旗人规矩,与我们何干!\"
\"治标不治本,不过是饮鸩止渴!\"允祥指尖重重叩击案几,震得铜镇纸发出闷响。
\"三两饷银养出的不是精兵,是提笼架鸟的废物。
如今新式军制实施、义务兵役普及,八旗制度早该废除。\"
贝勒允巍青筋暴起:\"满城是祖宗基业......\"
\"基业?强占民田、当街行凶,哪桩恶事少了旗人影子?
高墙圈住的不是荣耀,是养痈遗患的温床。\"
见众人仍有迟疑,允祥缓了缓语气,目光望向议事厅外飘扬的龙旗。
\"诸位,皇上宵衣旰食、推行新政,为的从来不是一时之快。
满汉通婚、开放满城,是要消弭百年积怨。
旗人择业,是要让子弟习得安身立命的本事。
这一切,皆是为了大清的万世基业!
若八旗继续躺在祖宗功劳簿上作威作福,岂不是将江山拱手让给后人?\"
允祥的剖析如重锤般砸在众人心里,厅内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消散。
果毅公允恩攥着扶手的指节松开,讷讷道:\"原以为皇上只是一时震怒......
\"一时震怒?\"允祥冷笑一声。
\"据本王了解,皇上对满城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昨日之事大概率只是一个由头。\"
允祥从袖中抽出叠得方整的密令。
\"这是今早刚到的军机处加急件。\"明黄封皮上朱批的\"绝密\"二字刺得众人眯起眼。
\"皇上已命国安局在各地满城布下天罗地网,凡聚众议论新政、寻衅滋事者,不论爵位高低,一律先斩后奏。\"
允祥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骤变的脸色,似笑非笑道:\"想想此前被斩首的军机大臣鄂尔奇、礼亲王巴尔图——他们哪个不是位极人臣?哪个不是自诩有祖宗荫庇?\"
果毅公允恩手中的翡翠扳指\"当啷\"坠地,摔成两半。
贝勒允巍瘫坐在太师椅上,锦袍后背渗出冷汗。
\"皇上要的是大清长治久安,谁挡了这条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你们若还抱着'铁杆庄稼'的旧梦不放,下一个血溅午门的,可就不止那几个纨绔了!”
……
黄绫圣旨落地不过三日,正阳门拆除的轰隆声还萦绕耳畔,内城便已换了新颜。
曾经紧闭的朱漆大门化作断壁残垣,青灰色的砖石碎块间,满汉百姓摩肩接踵地涌入。
挑着糖画担子的老汉,发髻插着绢花的汉人姑娘,身着长衫的书生,踩着水泥路朝着同一个方向——那座传说中的紫禁城而去。
护城河波光粼粼,倒映着巍峨宫墙。
特勤局的玄甲护卫如苍松般伫立在金水桥畔,腰间佩刀与红缨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人群虽被阻拦在丹宸门外,却丝毫不减兴致,孩童骑在父亲肩头指着飞檐翘角叫嚷,老妪用帕子捂着嘴惊叹,年轻后生们踮着脚争相眺望。
\"这琉璃瓦比戏台子上的金箔还亮堂!\"卖炊饼的刘老汉攥着扁担,浑浊的眼睛里映着太和殿的鎏金鸱吻,喉头滚动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我家小子总说想去看看紫禁城,这下可算见着真家伙了!\"绸缎庄的赵掌柜带着算盘和账本挤在人群里,一边数着宫墙上的脊兽,一边盘算着要把新店开到内城哪条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