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圣人,我来自两千多年以后呢(1 / 2)

圣人,我来自两千多年以后呢

“原来如此。”</p>

“我在这山中迷路了,昨天走了半日,也没有走出去。”</p>

“不知大哥能不能带我出去啊。”</p>

陆歌开口求救。</p>

他觉得靠自己,想要走出去怕是挺难的。</p>

说不定还没走出去,就先饿死了。</p>

樵夫倒是热心肠,点头道:“成啊。”</p>

“遇人危难,自当出手相救。”</p>

“你且随我来。”</p>

说着便招了招手,头前带路。</p>

陆歌赶忙跟在后面。</p>

一路弯弯绕绕,陆歌累的气喘吁吁。</p>

樵夫实在看不过去,中途让他休息了好几次。</p>

“大哥,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还有这里是什么地方啊?”</p>

陆歌一边休息,一边询问道。</p>

说话语气都是现代口吻。</p>

还好古镜发力,那樵夫倒也能听懂。</p>

樵夫笑道:“我在家中排行老大,故名李大。”</p>

“这里乃是楚国苦县厉乡。”</p>

“你也是运气好,遇到了我。”</p>

“若是唤作其他地方,遇到其他人,怕是生死难料哦。”</p>

陆歌好奇道:“这怎么说?”</p>

李大摇头晃脑,颇为得意道:“咱们厉乡出了位圣人啊。”</p>

“老聃你可知晓?”</p>

“平日里好多大人物都来求见,他们对老聃都是恭恭敬敬,口称圣人呢。”</p>

陆歌听得眼睛一亮。</p>

“你是说,老子就在山下?”</p>

李大点头道:“对啊。”</p>

“他老人家年纪大了,早已辞官归乡,如今就在乡里。”</p>

“怎么,你也想去见见他?”</p>

陆歌连连点头道:“想见,想见。”</p>

对于陆歌的反应,李大也不意外。</p>

这些年来,求见老聃的达官贵人多了去了。</p>

陆歌知晓老聃,想求见也是正常。</p>

“成,我到时候带你去见见。”</p>

“也就是我了,要是别人还没办法带你去见他呢。”</p>

陆歌疑惑道:“这是为什么?”</p>

李大得意道:“厉乡之人,皆是李族。”</p>

“但哪怕同族,也有亲疏之别。”</p>

“而我与老聃,还未出五服。”</p>

“真要算起来,我还得喊他一声叔公呢。”</p>

陆歌有些意外,未出五服,那关系确实挺近的。</p>

休息好之后,继续启程。</p>

终于,绕过一个拐角,陆歌看到前方景色。</p>

田地阡陌,炊烟袅袅。</p>

走出来了,终于走出来了。</p>

陆歌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p>

转身朝着李大深深一拜。</p>

“多谢大哥,这一次要不是遇到你,我怕是得饿死在这山里。”</p>

李大摆摆手道:“无需客气,换作别人,我也会帮忙的。”</p>

“咱可不能丢了老李家的脸,更不能给圣人抹黑。”</p>

“走走走,我先带你回家吃饭。”</p>

“你怕是都要饿坏了。”</p>

陆歌摸了摸肚子,跟在李大后面。</p>

下了山,入了乡。</p>

来到李大家门口。</p>

三两间茅草屋,带着一个篱笆小院。</p>

李大家中并不富裕,吃的东西自然也不算好。</p>

味道一般,甚至在现代人看来,可以说难吃。</p>

但谁让陆歌现在饿了呢。</p>

饿了的人,吃啥都香。</p>

有的吃就行,这条件还挑啥啊。</p>

吃过饭后,陆歌看向李大。</p>

“咱们现在去拜访老聃?”</p>

李大点点头道:“行啊。”</p>

“跟我走。”</p>

老聃家距离并不远,而且也不奢华。</p>

一眼看去,跟李大家没啥区别。</p>

都是茅草屋,篱笆院。</p>

唯一不同的就是,那院子里多了一头青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