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李翊:这都是我跟我主玩烂的戏码(1 / 2)

李翊:这都是我跟我主玩烂的戏码

建安十二年,初春。</p>

江东都督周瑜率吴师数万余众,正式渡江,进攻南郡。</p>

前锋数千人先至,列阵城下。</p>

旌旗蔽野,鼓角震天。</p>

曹仁登城远眺,见吴军锋锐,乃谓左右曰:</p>

“彼军虽众,然新胜气骄,可挫其锐。”</p>

遂募敢死之士三百人,令部曲将牛金率之出城挑战。</p>

牛金领命,率三百壮士开城而出,直冲吴阵。</p>

吴军见其兵少,遂合围之。</p>

牛金奋勇作战,奈何众寡悬殊,渐不能支。</p>

陷入重围之中,左右冲突,不得出。</p>

城上曹仁与满宠并立,见牛金等陷于重围,左右将士皆失色惊惧。</p>

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人取马来,他要亲自率兵出去将牛金救出。</p>

满宠急谏曰:</p>

“贼势方盛,不可当也。”</p>

“假使弃此数百人何惜?”</p>

“将军身系一城安危,不可轻出,以身赴之!”</p>

曹仁怒发冲冠,按剑叱曰:</p>

“周瑜小儿欺我太甚,水上欺我壮士便罢。”</p>

“今在陆上,焉敢如此狂悖?”</p>

遂不顾劝阻,披甲上马,亲率帐下骁骑百人,开城突出。</p>

曹仁心里有火,他在河北被李翊暴打,在汝南又被关羽欺负。</p>

不想如今困守南郡,还要被周瑜百般折辱。</p>

我打不了齐人,还打不了你吴人吗!</p>

时吴军方围牛金,忽见城门复开。</p>

一将挺矛跃马,直冲而来,正是曹仁。</p>

吴军前锋未及列阵,曹仁已驰至壕堑。</p>

满宠等于城上遥望,以为仁止于堑上为声援,孰料曹仁竟策马渡堑,单骑突阵!</p>

吴军大骇,围势稍松。</p>

曹仁大呼冲锋,奋力挥刀。</p>

所向披靡,直透重围。</p>

众吴将齐齐迎上,不能抵挡。</p>

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p>

牛金见主将至,士气复振,遂随曹仁奋力突围。</p>

然吴军合围甚密,尚有几十骑未出。</p>

曹仁回顾,复勒马返冲,再入敌阵。</p>

吴将陈武挺枪来阻,曹仁挥刀斩其副将,吴军辟易。</p>

曹仁遂尽救被困士卒,两军混杀一场,且战且退。</p>

城上满宠见状,急令弓弩齐发,掩护魏军入城。</p>

及归,曹仁引胜师回。</p>

满宠执其手,叹曰:</p>

“将军真天人也!”</p>

于是,三军将士无不慑服。</p>

江陵守军,士气大振。</p>

双方于南郡相持半年,曹仁知熬不过。</p>

乃拆曹操留下的锦囊遗计。</p>

观后,曹仁大喜,直呼妙策。</p>

于是,命人五更造饭。</p>

比及天明之时,大小军马,尽皆弃城而去。</p>

城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p>

早有人报知周瑜,周瑜道:</p>

“吾围南郡半年,曹仁熬不过,遂弃城而走。”</p>

“今追上杀之,荆州当我有也。”</p>

于是亲自率大军去追击曹仁,至城下时,两翼军队齐出。</p>

曹军遮拦不住,被杀得大败,四散奔走。</p>

周瑜乃快马加鞭,直入瓮城。</p>

不想方一入内,只听得一声梆子响。</p>

两边弓弩齐发,势如骤雨。</p>

争先入城的吴兵,都颠入了陷坑内。</p>

周瑜急勒马回去,被一流矢打中,正击肋骨,翻身落马。</p>

众曹军四下里杀出,便要来捉周瑜。</p>

凌统、陈武、丁奉三人舍命去救,将周瑜救出。</p>

曹军士兵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p>

吴军大乱,自相践踏,落堑坑者无数。</p>

程普在城外领军,见周瑜中伏,急命收军。</p>

双方混杀一场,吴军大败回寨。</p>

周瑜被救回帐中,唤行军医者用铁钳子拔出箭头。</p>

将金疮药敷掩疮口,疼不可当,饮食俱废。</p>

周瑜乃唤众将过来,道:</p>

“今吾中箭,可对外诈称我重伤不治。”</p>

“然后令大军徐徐而退,却于军中设下埋伏以应之。”</p>

“曹仁知我死,必率军来劫寨。”</p>

“由是可一鼓而下,破之不难矣。”</p>

众人从其言,随就帐下举起哀声。</p>

众军大惊,尽传言都督箭疮大发而死,各寨尽皆挂孝。</p>

曹仁在城中,闻说周瑜被流矢所中,尚不知情况如何。</p>

忽报吴寨有军士来降,是此前被吴军掳去的曹兵。</p>

曹仁急忙问周瑜情况如何。</p>

军士答曰:</p>

“周瑜今日中箭,急唤医者去治,然拖延太久,归寨便死了。”</p>

“今众将皆已挂孝举哀,军中疏于防备,我等才得脱大难。”</p>

“来向将军报此事。”</p>

曹仁大喜,随即商议今晚便去劫寨。</p>

夺周瑜之尸,斩其首级,送赴许都。</p>

商议已定,曹仁令牛金为先锋,自领中军。</p>

江陵城中,只给满宠留了少量兵马守御。</p>

其余军士尽起,于初更后出城,径奔周瑜大寨杀去。</p>

至寨门时,不见一人,但见虚插旗枪而已。</p>

曹仁情知中计,急忙下令撤军。</p>

四下鼓声齐发。</p>

东边韩当杀来,西边丁奉杀来。</p>

南边程普杀来,北边吕蒙杀来。</p>

周瑜奋身而起,亲自击鼓,为士兵提振士气。</p>

左右人念周瑜有伤在身,纷纷劝他下来休息。</p>

周瑜奋然道:</p>

“大丈夫既食君禄,就当战死于战场,马革裹尸还。”</p>

“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p>

于是不顾劝阻,执意临阵指挥众将杀敌。</p>

吴军大小将士,士气皆振,奋勇冲杀。</p>

曹兵大败,三路大军皆被冲散,首尾相顾不得。</p>

奋战一夜,曹仁只引得数十骑得脱重围。</p>

此役,吴军大获全胜。</p>

曹仁引败兵回到江陵城上去,急与满宠商议。</p>

双方一致认为,眼下大败,军士冲散。</p>

周瑜肯定会趁此时来攻,江陵城已经守不住了。</p>

于是,犹豫一番后,到底是选择了弃城。</p>

将城中能够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径投襄阳去了。</p>

周瑜引军追到江陵,已是一座空城。</p>

于是,经过将近一年的奋战,吴魏两边都是“所杀伤甚众”!</p>

这才拿下了江陵城。</p>

虽然演义里写的是赵云趁机率军过来摘了桃子。</p>

趁着曹仁弃城,比周瑜抢先一步,占了江陵。</p>

不过历史上的江陵之战,完全是一场“绞肉之战”。</p>

双方大小十数战,死伤都极为惨重。</p>

周瑜最后虽然成功占据了江陵,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p>

江陵乃南郡治所,既克江陵,剩下城邑传檄可定。</p>

南郡基本宣告拿下。</p>

周瑜一面摆宴庆功,大贺三军。</p>

一面又使人将捷报传回孙权处。</p>

不表。</p>

……</p>

淮南,庐江。</p>

时庐江太守,乃孙氏三朝老臣朱治。</p>

早年间投孙坚,后又弃袁术辅佐孙策。</p>

孙策死后,又与张昭等人共扶孙权。</p>

朱治于孙氏而言,确实是立有汗马功劳。</p>

故庐江重地,孙权将之委任给了他。</p>

然庐江兵马并不足一万,因东吴大军已尽被周瑜带去前线了。</p>

要说东吴有没有想过防备庐江呢?</p>

也是有考虑过的。</p>

但张昭为首的一众东吴高层都认为,荆州比庐江富庶太多。</p>

齐人不可能为了庐江而舍弃荆州。</p>

兼之李翊又主动示弱,将大军尽数撤回,这就更加令吴人疏于防备了。</p>

退一万步讲,即便齐人真的会偷袭庐江。</p>

周瑜大军就在荆州前线,只要顺江而过,也随时能够回援。</p>

遂对庐江不以为备。</p>

这日,朱治于城上巡视,时不时地眺望一向北方。</p>

副将在旁侧问道:</p>

“将军所思何事,奈何一直愁眉不展?”</p>

朱治叹一口气,捋着胡须说道:</p>

“周郎将大兵于荆州,我庐江拥兵不足万人。”</p>

“倘齐人来攻,如之奈何也?”</p>

此言一出,众人都表示朱治多心了。</p>

纷纷安慰朱治说道:</p>

“齐方经略荆州,焉能舍肥肉而就鸡肋?”</p>

“荆州以一州之富,岂不远胜庐江一郡之肥?”</p>

“愿将军勿忧。”</p>

虽然不知道李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众人始终坚信齐人不可能为了庐江而舍弃荆州。</p>

朱治心中不安,令士卒循例巡防,不可松懈。</p>

忽一日,烽燧骤燃,探马飞报:</p>

“北军大至!”</p>

“北军大至!”</p>

“……”</p>

此言一出,城上守将无不惊骇。</p>

朱治急忙登城远眺,只见一彪军杀奔城下。</p>

如黑云一般压境而来,写着“关”字的旌旗猎猎生风。</p>

“……是、是青州军!”</p>

有认识的人,不禁惊呼。</p>

“……青州军?来者莫非是关云长乎?”</p>

朱治眉头皱起,后脊发凉。</p>

此时的关羽英风早已威震华夏,时人闻其名号,无不胆寒。</p>

这还未完,又见一队队骑兵似霜雪一般漫野而来。</p>

赵字纛旄凛凛耀日,左右皆呼为白马义从。</p>

“……此莫非幽燕之骑乎?”</p>

朱治见着那一队队白骑,直感觉压力山大。</p>

汉末的骑兵战力之最,无非并、凉、幽三州而已。</p>

赵云所率的白马义从,是直接袭承的公孙氏的骑兵。</p>

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p>

并由赵云、公孙续训练指导,可谓已是天下T0级别的骑兵编队了。</p>

青州军与幽州骑即便放在齐国,也是最顶端的部曲。</p>

刘备这是投了多少资源到庐江来啊?</p>

眼见齐人来者不善,朱治忙命人去准备舟船。</p>

万一有变,至少先控制住水源,给自己留条后路。</p>

命令方下,军卒又来报:</p>

“齐人已经截断水源,我舟楫水路走不动了!”</p>

朱治大惊,急忙前去查看。</p>

只见淮南舟师若蛟龙出水,陈字帆樯蔽江而下。</p>

三军并进,尘沙蔽天。</p>

齐相李翊亲执黄钺居中军,威仪赫然。</p>

城上吴军相顾失色,裨将吕范颤指曰:</p>

“此非虚张声势,实乃齐之精锐尽出也!”</p>

显然,齐军是有备而来。</p>

不!</p>

不单单是有备那么简单。</p>

只怕是从一开始从江夏撤军,就开始着手准备了。</p>

足足准备了半年。</p>

不得不佩服其效率之高。</p>

几乎是一鼓而下,莫说打得吴军防不胜防。</p>

是直接连让吴人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兵临城下了。</p>

朱治都不敢想,齐人为了今天,此前到底做了多少准备工作。</p>

单就细作而言,怕不是早已经将庐江给渗透成筛子了。</p>

朱治面如死灰,急令闭门固守。</p>

城上守军见此情状,尽皆骇然。</p>

朱治身为守将,还是强自整冠登城。</p>

见城外玄甲曜日,戈戟森然列阵前。</p>

霹雳车百架,已架云梯于城畔。</p>

淮南水师战船蔽江,帆影遮天。</p>

朱治强按佩剑,扬声质问道:</p>

“齐吴既为盟好,李相今日兴大军而来。”</p>

“陈兵于我城下,是何道理?”</p>

齐吴明面上仍然算是盟友,朱治先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上,让自己处于舆论上的优势之位。</p>

然李翊为了今日,准备了半年,岂会被这么一句话给难住?</p>

只见他金盔白马,缓辔至壕前,朗声应答道:</p>

“淮南旧制,乃天子敕夏侯元让镇守。”</p>

“后曹贼僭越,此间本为汉土。”</p>

“吾主刘玄德,乃汉朝苗裔,皇室宗亲。”</p>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p>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