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太湖之上(1 / 2)

太湖之上

其实,自家姑娘嫁不嫁人,这个问题并不严峻。</p>

如果她不愿,她真的可以不嫁。</p>

陆听风和陆正狄都是这么想的。</p>

就如陆姑苏所说,她是十八岁的半步九品,她要继承陆家的藏雨剑庄。</p>

可他们都看得出来,姑娘心里,是有一个人在的。</p>

她并不如她自己所说的那么洒脱。</p>

孑然一身,唯剑相陪。</p>

他们看得出来,陆姑苏在等,一直在等。</p>

在等什么呢?</p>

在等那个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来找她的男人。</p>

今天,陆听风和陆正狄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把这个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台面上。</p>

他们……终究还是希望姑苏拥有真正的良缘。</p>

这是陆正狄的算计,</p>

太子殿下说过,若事情当真棘手,让他们想办法,把最狠的那位叫到江南来。</p>

陆正狄做了,义无反顾地做了。</p>

像疯了一样。</p>

但正如他所说,他是迫于张巡抚的淫威,迫不得已才答应的此事,跟他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p>

至于老爷子陆听风给姑苏说的话……他知道自家儿子不可能把孙女嫁给张家,纯粹就是为了在孙女面前装逼……</p>

其实,在陆正狄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p>

那位,一定会来。</p>

他相信自己儿子挑选男人的眼光。</p>

心里清楚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一回事。</p>

陆正狄是文人,是政客,他最擅长的……就是算计。</p>

您是王爷,您是皇子,您是殿下,</p>

我是臣子,我确实该听您的,</p>

可您收了我儿子,谋划着我们陆家,若您当真想要我女儿,</p>

我不奢求别的,</p>

您总得……拿出个态度来吧。</p>

……</p>

月光下,太湖上。</p>

粼粼波光闪烁着,如明镜般的万顷大湖上,飘着一叶扁舟。</p>

有青衣姑娘,在舟中抬头望月。</p>

“唉……”</p>

姑娘坐在舟里,双臂环膝,微微蜷缩着。</p>

身旁,放着一把剑。</p>

“他要成婚了啊……”</p>

寂寥的大湖中,少女的声音轻轻飘散在风里。</p>

其实,她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了。</p>

但她有什么办法呢?</p>

少女的喜欢是春天偷偷在墙角绽放的蔷薇,悄悄爬上窗台,在突如其来的春风拂过的时候,轻轻摇曳着娇艳的裙摆。</p>

他会看到吗,会在不经意间抬起头,就在那春风拂过窗台的时候,他的目光能否透过刺眼的阳光,穿过并不繁琐的窗花,欣赏我的美丽,再穿过厚厚的泥土,看到我深埋于地底真实的根茎?</p>

陆姑苏抬起头,慢慢伸出手,在细腻指尖的缝隙中,清碎的月光洒在她的脸上。</p>

不知何时,那双总是温婉笑着的桃花眼,已被泪水填满,再看不见当空悬挂的月亮。</p>

记得十四岁时,第一次读到他的诗词,当时自己就在想,那二殿下究竟是何许人也,听说他与自己一般年纪,怎么能写出如此细腻之词?</p>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p>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p>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p>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p>

当时自己还小,读到此句时心里还会深究,那小苹究竟是谁,竟让二殿下亲自写词怀念。</p>

自那一次,她就喜欢上了诗词,喜欢上了从京中陆陆续续传到江南的,那些新奇的词牌。</p>

她会偷偷地研究,偷偷地填词,笨拙地模仿着他的词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