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报仇雪恨(1 / 2)

报仇雪恨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正文卷报仇雪恨崇祯元年五月七日黎明,紫禁城上空浓烟滚滚,长安街头人马嘶鸣,平辽侯率开原军进入北京城。</p>

两杆黑色龙虎大纛下,开原近卫第一军、第二军抽调两千战兵排成整齐方阵,从长安街前快速通过。</p>

战兵皆明盔铁甲,张劲弓,挟长矢,携火铳,腰挎长刀短斧,衔枚疾走。</p>

步兵每五队,配一炮兵旗队,四磅野战炮随跟着方阵后面,隆隆驶过街头,引得京师百姓驻足观看。</p>

见惯了大世面的京城百姓们对眼前这支军队大都是冷眼旁观。</p>

朝天门大街两边店铺门全部打开,行人往来不绝,不过大多数人都躲避在路旁,整个街道寂然无声,只能听到一队队战兵整齐踏步声与战马的嘶鸣声。</p>

午时初刻,距离康应乾口中的“黄道吉时”越来越近。</p>

开原军统帅——平辽侯刘招孙头戴明盔,身穿一品仙鹤袍服,骑乌骓马,在一百多骑卫兵簇拥下进入德胜门。</p>

太监王德化带领紫禁城中残存宦官数百人出门迎接,在这位老太监的引导下,平辽侯率康应乾、乔一琦、孙传庭、马士英等人从西长安门进入皇城。</p>

远远望见皇极殿方位火光冲天,平辽侯眉头紧皱,回望康应乾,康应乾一脸得色,上前低语:</p>

“刚才让平辽侯晚些入城,便是为了把戏做足,已按平辽侯吩咐,将他藏匿妥帖,烧死的是个太监。”</p>

刘招孙立于马上,对着漫天火光,欣慰的点了点头。</p>

最后时刻,他还是不忍对朱由校赶尽杀绝。</p>

自从金虞姬遇险,他开始相信因果报应,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p>

就像北宋赵匡胤陈桥兵变,欺负柴家孤儿寡母,到头来,赵匡胤自己儿子的下场也很凄惨。</p>

平辽侯需要做的只是消灭朱由校的政治生命。</p>

而消灭政治生命的方法有很多,肉体消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法,而且未必有效。</p>

如果能让天下人都知道崇祯皇帝死了,那么皇帝的影响力也就没了。</p>

正如当年燕王朱棣烧死自己侄子,然后装模作样派人四处搜寻,为的只是让天下人以为建文帝还活着,封住悠悠之口,免得自己落下个弑君骂名。</p>

当所有人以为朱由校已经死了,那么他活着也等于死去;</p>

当所有人以为朱允炆还活着,那么他被杀了也将永生。</p>

朱由校不死,然而其他人需要死。</p>

“许显纯抓到没有?”</p>

“平辽侯放心,早就抓住了,九门都是咱们的人,他还能逃哪里去?现在被押在皇极殿前,被卫兵打得半死。”</p>

刘招孙策马走向皇极殿,对康应乾道:</p>

“不要让他这么容易就死了,皇上都殉国了,厂公也该跟上,走,康监军,随本官再去演最后一出戏。”</p>

~~~~~~</p>

“大眼儿!此时是痛哭流涕做忠臣的时候吗?我等当立即拥立新君,稳固人心,以杜绝宵小跳梁不臣之心!”</p>

“放开本官,不要拦我,我要救皇上!皇上!臣靖难来迟,罪该万死!皇上!”</p>

乾清宫皇极殿。</p>

从各自府邸被开原战兵“请”来的大明文武百官们,默默注视眼前这幕,各人身后站着一名开原战兵,皆是手执利刃,杀气腾腾。</p>

东缉事厂厂公许显纯满身是血,全身上下五花大绑,被两个卫兵按住肩膀,像一滩烂肉似得跪在熊熊燃烧的大火前。</p>

须发花白的康应乾气喘吁吁,几次将平辽侯从燃烧的大殿门廊下拽出,乔一琦马士英等人也跟上来帮忙,几人一起合力,才终于像老鹰抓小鸡似得拖着刘招孙来到安全位置。</p>

皇极殿屋檐黑烟滚滚,房梁斗角在大火中噼里啪啦,空中弥漫着人肉燃烧的恶臭味。</p>

灼热的气浪烤的人全身发烫,仿佛下一刻也要跟着崇祯皇帝殉国。</p>

刘招孙悲痛欲绝,红红的眼睛中映出渐渐崩塌的宫殿,他眼神变动,不知内心在想什么。</p>

不知过了多久,几个管事太监拎着水桶赶来救火,刘招孙回头望向康应乾,惊讶发现老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披上了块麻布。</p>

再看他表情,看起来比死了亲爹都难过。</p>

“皇上!”</p>

忽然康应乾一声哀嚎,鼻音拖得太长,几乎快要窒息。</p>

“皇上,到底是哪些奸贼放得火,臣一定协助刑部、镇抚司彻查清楚!明正典刑!”</p>

刘招孙昨夜一宿没睡,刚才痛哭一场,已是精疲力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