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惊变(感谢家里窝囊家外雄、大明总督打赏!)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正文卷码头惊变那日刘招孙与万历、方从哲友好协商达成的意见,基本如下:</p>
一、皇帝须付十三万两内帑银;</p>
二、兵部要给一万斤火药、一千把步弓,一千把长枪、镋钯;</p>
三、户部须调拨五千石粮食,五百头耕牛;</p>
有了康应乾总共两万两银子的送礼,六部管事人员都很积极,只用了两天便凑齐了物资。</p>
当然,除了万历那十三万内帑是足够的,其他物资都被大家打了点小小折扣。</p>
五折而已。</p>
火药三千斤,步弓五百把,长枪镋钯五百把,粮食三千石,耕牛没有。</p>
换句话说,刘招孙送礼花费的一万八千两银子,就换了这些物资。</p>
康应乾粗略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出结论,他们这次亏大了,不由勃然大怒。</p>
“亏了吗?也算结交了些熟人,”</p>
兵部尚书黄克缵就成了刘招孙的熟人,历史上,此人脚踩东林党、阉党两条船竟没翻船,也是条好汉。</p>
黄克缵收了刘招孙几千两银子,见六部同僚们如此坑这位年轻总兵,觉得良心有亏,于是让兵部主事带刘总兵去神机营淘一些宝贝,算是给他的补偿。</p>
正直的主事大人收了两百两银子,便带刘招孙去神机营仓库淘宝,建议刘总兵带些火铳回去,算是买火药的赠送。</p>
刘招孙查看了下这些火铳,铳身都长满霉点,朽坏不堪,铳管也有生锈,于是果断谢绝了这位京官好意。</p>
这些火铳放在武库不知多少年,用起来极易炸膛,有了上次浑江之战的惨痛教训,刘招孙决定以后还是自己来打造火铳。</p>
就这样被六部官员们摆了一道,康应乾心里很不爽,撺掇刘招孙再去六部要物资,从户部要到刑部,一个都不能放过,银子送了却不办事,还有天理没?</p>
刘招孙知道,除了户部,兵部,其他几个衙门根本啥东西可要,送了银子,就当是混个脸熟,凡事还是要从长计议。</p>
康应乾却是不依不饶,骂刘招孙太傻,又白白花了一万多两银子。</p>
刘招孙呵呵一笑,让老康去刑部要几副镣铐,或者《大明律》,因为刑部现在能给他们,只有这些东西。</p>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p>
老康听了不再说话。</p>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三十,京师广渠门。</p>
三十六辆马车从左安门缓缓驶过,刘招孙策马走在前面,狂热的京师纷纷将粮食菜蔬布匹扔到车上,以表示对宣武将军的不舍,几个蒙古女人甚至朝车上扔银子和首饰。</p>
“人心可用啊!”康应乾眯缝着眼睛,若有所思道。</p>
黝黑瘦削的袁崇焕没见过这场面,也很是兴奋,这位即将去开原上任兵备道胆子很大,从马车窗户探出脑袋,向几位热情洋溢的蒙古少女表达谢意,他刚伸出脑袋,就招来几片烂菜叶子的攻击···</p>
半个时辰后,开原总兵刘招孙最后一次回望繁花似锦的京师,毅然策马往东行去。</p>
身后是长长的马车队伍,总兵大人的中军卫队紧随其后,后面还有两百四十名战兵。</p>
这趟来京师宣捷献俘,所得收益已经远远超过刘招孙的预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p>
出了京师,刘招孙让康应乾和袁崇焕骑马先行,提前赶往天津港口采买粮食,他自己则押送马车车队走在后面。</p>
十名战兵护送辽东巡按和兵备道大人消失在官道上。</p>
距离京师渐远,道路泥泞不堪,两边的行人变得稀疏,偶尔能碰到几个挑着担子的菜农,见到这支献俘归来的战兵,都像见了鬼似得远远躲开。</p>
只有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也不怕刘招孙他们,只是翻着白眼,像恶鬼似得望向车上的粮食布匹。</p>
刘招孙知道他们中很多人都杀过人,因为这种恶毒眼神,只有堕入地狱的人才有。</p>
他在左安门看到过一个阉人,被兵马司打断了双腿,瘫坐在护城河边,抬头望着过往路人,也是这样的眼神。</p>
这些人大都是附近的破产农民,被当地豪强劣绅逼成这样,从人变成了鬼。</p>
金虞姬张弓搭箭,瞄准一个跃跃欲试的流民,刘招孙伸手拦住她,淡淡道:</p>
“这些人没胆子攻击我们,此地距京师不远,不要杀人,”</p>
刘招孙说罢,从金虞姬手里接过把三眼铳,对着天空扣动扳机,一阵爆响,周围流民一哄而散。</p>
过了顺天府,路旁流民越来越多,也更加危险,一些强壮者,三五个人凑成一伙,光天化日之下,打劫那些落单的行人。</p>
刘招孙在马上冷冷望向不远处那些流民,他手执骑枪,目光锐利,流民都自觉离这个杀神远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