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京西稻(1 / 2)

京西稻

过了颐和园再向西,就到了玉泉公社的地界。(注1)</p>

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在这里交会,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通过地形抬升形成降水,加之永定河水日夜渗透,为这里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环境。</p>

京西稻就种在这里。</p>

高华吭哧吭哧骑着车大老远来了,却并没有发现想象中的风吹稻浪。</p>

相反,这片土地依旧残留着冬日的荒凉,并没有别的地方那生机勃勃的青色农田。</p>

高华皱眉,推着车在农田边上兜着圈子。</p>

此时,他引起了路口民兵的注意力。</p>

“什么人?”</p>

“干什么的?”</p>

几个民兵一脸严肃的围了过来。</p>

高华掏出证件:“我是轧钢厂的采购员,来咱们公社看看有没有什么计划外物资出售……”</p>

计划经济时代,不只是工厂按照计划生产,农村也是如此,超额完成上级布置任务的产品,就是计划外物资,可以自由出售。</p>

当然了,不能投机倒把。</p>

看过高华的证件,民兵这才放下戒心。</p>

其中一个脸圆圆,整个人黑黝黝的民兵问道:“什么都收吗?”</p>

“吃的喝的都要,只是不要手工品。”</p>

高华将自己想要的东西说了一遍,旋即问道:“这边不是种有水稻吗?怎么没了?”</p>

几个民兵面面相觑,旋即哈哈哈哈的笑了起来。</p>

笑声中不乏嘲讽。</p>

圆脸民兵揉了揉脸颊,解释道:“我说采购员同志,你呀真是在城里呆久了,都不知道咱们农村的事情了!咱们这边的稻子要到五月份才种下,如今只是三月,怎么会有稻子呢?”</p>

高华闹了个大红脸。</p>

他不死心,问道:“那有稻谷吗?我用面票跟你们换!”</p>

几个民兵瞬间变了脸色:“不换、不换,快走吧!”</p>

高华有些不明所以,但见此情形,也只能是悻悻离去。</p>

走了好远,他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p>

扭过头,高华见到的是之前那个领头的民兵,顿时没好气说道:“我不是已经走了吗?至于追过来监视?把革命同志当敌特对待,这是新社会人能干出来的事?”</p>

那个民兵愣了一下,结结巴巴:“采购员同志,我不是这个意思……就,你真的收稻谷?”</p>

“当然!”高华点头:“我大老远总不能白跑一趟吧?”</p>

民兵环顾左右,压低声音说道:“你要是真想要稻谷的话,就在那边的大树后面等一会……不瞒你说,我们这种的稻谷都叫西直门粮库收走了,有专用!每年就给我们留下点种子和人均五斤米!”</p>

“怎么称呼?”</p>

“叫我二狗就行。”</p>

高华沉默片刻,轻轻颔首问道:“二狗同志,你有多少稻谷?”</p>

“二十斤。”</p>

“你想怎么换?”</p>

“我那是稻谷,换二十斤面票怎么样?”</p>

二狗满脸不好意思的神色。</p>

稻谷就是没脱壳的大米,脱壳之后会有一定损耗,但面票却不会,面值多少,就能买多少斤白面。</p>

当然了,粮票只是可以买粮食的证明,买的时候还需要花钱。</p>

而白面和白米价格基本一致。</p>

高华笑了笑:“当然换。我们领导也想吃一回外国友人吃的京西稻呢!”</p>

二狗大喜。</p>

他过些天要办喜事,招待客人如果用熬菜加白面馒头,足以让他得到全村人的尊敬。</p>

“太谢谢了!”</p>

二狗说完,一溜烟跑了。</p>

高华等了一会,见到二狗扛着一个布袋,鬼鬼祟祟的跑了过来:“这就是了,你称称!”</p>

“不用。我信你。”</p>

说完,高华将准备好的面票递了过去。</p>